房产沙盘,规划模型,商业模型,机械模型
全国咨询热线
13370563956发布人:system 发布时间:2025-08-05 17:09:05
城市规划模型是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三维具象化呈现,需兼顾科学性(符合规划数据)与展示性(直观体现空间关系),制作步骤可分为前期规划、基础搭建、主体制作、细节完善、终期呈现五个阶段,具体如下:
确定模型定位与比例
小型方案模型:尺寸多为 2-5 平方米,比例 1:500~1:2000(侧重局部片区细节);
大型城市全景模型:可达数十至数百平方米,比例 1:1000~1:10000(需覆盖整个城市或重点区域,如新区规划)。
根据用途(如方案汇报、公众展示、审批沟通)确定尺寸和比例:
关键原则:功能优先—— 若需突出建筑细节,比例可放大(如 1:500);若展示城市路网结构,比例可缩小(如 1:5000)。
梳理规划数据与图纸
地块边界、道路红线(宽度、走向)、建筑控制线(高度、体量)、绿地水系、公共设施(学校、医院)位置等。
以城市规划总平图、CAD 图纸、BIM 模型为基础,提取核心要素:
绘制模型底图:在底盘上按比例缩放标注上述要素,作为后续制作的 “坐标基准”(如某条主干道实际宽 40 米,按 1:1000 比例换算,模型中宽度为 4 厘米)。
制定材料与工艺方案
经济方案:ABS 板(建筑主体)、PVC 板(道路)、泡沫(地形基底)、仿真草皮(绿地);
高端方案:亚克力(透明建筑)、金属蚀刻片(精细构件)、LED 灯(模拟夜间效果)、树脂(水系);
根据预算和效果需求选择材料:
明确工艺分工:手工切割(简单造型)、激光切割(复杂建筑轮廓)、3D 打印(异形构件,如地标建筑)。
二、基础搭建:构建城市 “骨架”
制作底盘与地形基底
若场地有起伏(如山地城市),用泡沫板堆叠塑形,打磨出自然坡度,表面覆盖石膏或腻子找平;
平原城市可直接以底盘为基准面,仅在绿地、水系区域做局部高低差(如绿地抬高 0.5-1 厘米,水系下沉 0.3 厘米)。
底盘:选用木质或金属框架(确保平整承重,大型模型需加装支撑结构),表面覆盖密度板或亚克力板(便于标注底图)。
地形处理:
绘制路网与地块边界
按底图在基底上用墨线或胶带标注道路、地块边界,确保与规划图纸一致;
大型模型可划分 “片区模块”(如居住区、商业区),便于分阶段制作和组装。
三、主体制作:还原核心要素
道路与交通系统
用白色漆绘制车道线、斑马线;
交叉口处预留信号灯、隔离栏位置(后期添加);
轨道交通(地铁、轻轨)可在道路下方用深色板材示意,或用金属线模拟轨道。
切割道路板材:用灰色 PVC 板或 ABS 板按宽度切割(如主干道 4 厘米、支路 2 厘米),粘贴于基底对应位置;
细节处理:
住宅建筑:用 ABS 板切割长方体(按层高比例,如 1:1000 中 3 米层高对应 3 毫米),粘贴于居住地块;
公共建筑(商场、医院):根据平立面图切割异形轮廓,叠加楼层细节(如阳台、窗户用镂空处理);
地标建筑:用 3D 打印或手工雕刻(如塔楼、体育馆),突出造型特征(如曲面、尖顶)。
分类制作:
高度控制:严格按规划限高,用标尺测量每栋建筑高度,确保与周边建筑的体量关系准确(如临主干道建筑限高 80 米,按 1:1000 换算为 8 厘米)。
绿地与水系
绿地:在公园、绿化带区域铺设仿真草皮,或用绿色腻子涂抹后撒草粉;添加微型树木(铁丝 + 绿色海绵)、花坛(彩色泡沫块);
水系:在河流、湖泊区域粘贴蓝色亚克力板,边缘打磨成自然曲线;或用蓝色树脂浇筑,模拟水面反光效果。
四、细节完善:增强真实感与可读性
公共设施与小品
添加小型元素:路灯(细铁丝 + LED 灯珠)、公交站台(迷你塑料模型)、垃圾桶、座椅(用黏土塑形);
标识系统:在地块旁粘贴名称标签(如 “XX 小学”“中央公园”),用不同颜色区分用地性质(红色 - 商业、黄色 - 居住、绿色 - 绿地)。
灯光与动态效果(可选)
建筑内部:在重要建筑(如政府大楼、地标)内嵌入 LED 灯,模拟夜间亮灯效果;
道路照明:沿路灯位置安装微型灯泡,连接电路后可整体开关;
动态演示:大型模型可结合投影技术,在地表投射车流、人流动画(适用于公众展示)。
五、终期呈现:检查与优化
整体校验
对照规划图纸检查各要素位置:建筑是否在地块红线内、道路宽度是否符合比例、绿地与水系面积是否达标;
调整空间关系:确保建筑间距、道路转弯半径等符合规范(如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 4 米,模型中按比例对应 4 毫米)。
表面处理与保护
清洁模型表面:去除胶水痕迹、灰尘,用哑光漆统一建筑色调(如住宅用米白色,商业用深灰色);
封装处理:大型展示模型可加装玻璃罩,防止损坏;小型方案模型可配木质底座,便于搬运。
配套说明
制作比例说明牌、用地性质图例、重点项目介绍卡,放置于模型旁,帮助观者理解规划意图。
总结
城市规划模型的核心是 “精准还原规划逻辑”,步骤可概括为:从宏观框架(路网、地块)到微观细节(建筑、小品),从静态结构到动态展示。制作中需平衡 “数据准确性” 与 “视觉表现力”,既让专业人士能读取规划信息,也让公众直观感受城市未来形态。